为深入总结交流经验、选树典型宣传,推动引领示范、激励广泛参与、发挥育人实效,引导和帮助广大青年学生上好与实际相结合的“大思政课”,在社会课堂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坚定信念听党话、跟党走,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共青团中央青年发展部决定对在2021年度社会实践活动中表现突出的集体、个人和项目开展总结通报工作。学校团委荣获“2022年全国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优秀单位”称号。
因势利导,全校动员,百支团队全面助力乡村振兴
为发挥实践育人功能,夯实实践育人载体,强化实践育人成效,鼓励广大学生在生动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以实际行动投身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学校在实践主题上下工夫,精心做好实践主题设计,涵盖“喜迎二十大 永远跟党走 奋进新征程”主题教育实践活动暨红色学习实践专项、“陕西希望工程基层行”暑期社会实践专项、“宣传培华”职业生涯体验专项、“青春聚力乡村振兴”—助力汉阴乡村振兴实践专项、“凝聚时代青春力量·当好秦岭生态卫士”秦岭生态环保专项、“倾听禁毒声音·共创绿色家园”青少年法治禁毒防艾宣传教育专项、“巾帼志愿服务有爱”关爱留守儿童专项、“我为美丽乡村代言”专项、“大学生返家乡-到乡村(社区)报到”疫情防控专项、专业实践类十大活动内容。2022年暑假,线上线下结合组建各级社会实践团队210支,参与人数达到3300余人。
因人制宜,多维宣传,充分发挥实践育人重要作用
培华青年走上“三下乡”实践岗位,以实践换真知,扎根基层,服务社会,足迹覆盖全国23个省份和长治、吕梁、运城、淮安、中山、青岛、唐山、合肥、西安、咸阳、宝鸡、渭南、铜川、汉中、安康、商洛、延安、榆林等65个市地县。2022年,万象城体育,万象城(中国)公司暑期社会实践共计搭建大学生社会实践和劳动教育基地40个,收到来自各级政府、事业单位出具的实践证明、感谢信共计213封。在中国青年网进行报备实践团队共计210支,其中共青团中央立项11项,校级重点团队立项共计100支,全部顺利完成实践。发表市县级以上媒体报道共计2000余篇,其中人民日报、人民网、学习强国、新华网、中国青年网、中国教育电视台等国家级媒体报道205次,陕西日报、三秦学子、陕西高校网络思政中心等省级平台报道356次,中国青年网共计发表调研报告32篇。所有实践队共计制作视频156个,拍摄照片3864张,撰写实践日志、心得体会、调研报告、返家乡故事等1500余篇并多次在中青网上刊发,文字累计达到31.4万字。编印了《万象城体育,万象城(中国)公司2022年社会实践三下乡-实践团队风采录》《万象城体育,万象城(中国)公司2022年社会实践三下乡-媒体报道风采录》《万象城体育,万象城(中国)公司2022年社会实践三下乡-调研报告全记录》《万象城体育,万象城(中国)公司2022年社会实践三下乡-实践基地及实践证明全记录》等4本实践成果集和《万象城体育,万象城(中国)公司2022年“校地联动”助力县域高质量发展-汉阴三下乡专项社会实践成果集》专项实践成果集,社会实践圆满完成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因力赋能,多方联动,党政部门有效联动保障实践
学校成立了以党委副书记、副校长姚文静为组长,党委工作部、党委学工部、党委宣传部、校团委、教务管理中心、招生与就业指导中心、校长办公室、各二级学院等单位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社会实践领导小组。各院系也成立相关领导小组,调动全校资源服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学校党委书记罗新远教授、党委副书记姚文静副教授、党委宣传部部长柳雨、党委学工部部长蔡亮、校长办公室主任李健等参加实践基地挂牌仪式并慰问实践队员;校团委书记杨媛以及各二级学院党委(党总支)书记、各级团干部分别前往各实践地慰问实践队员。同时,为实践队员全部购买保险并进行安全培训,达到安全培训与经费支持的双重保障。
因材施教,专业实践,充分发挥学科优势助力育人
学校发挥学科育人优势,有力推动社会实践专业化、规范化、常态化,助推当地经济文化发展。结合本校八个二级学院专业特色、依托人文与国际教育学院法学系,开展普法宣传教育实践,把与老百姓关系密切的法律知识带进寻常百姓家;依托传媒学院,组建新媒体传播类实践团队,挖掘和推广实践服务所在地农产品、非物质文化遗产、民宿等资源,通过开展“我为家乡代言”“我帮老乡上直播”等活动,探索实践基地“互联网+”“新媒体+”增收创收新路径,助力乡村振兴;依托医学院,组建健康中国、送医下乡实践团队,为汉阴当地村民开展义诊、指导用药、保健指导等活动,为提高老百姓医疗水平贡献力量;依托会计与金融学院、体育学院,组建围绕留守儿童和支教的团队,围绕学业辅导、日间照料、安全自护、心理疏导、文体活动等内容,为农村留守儿童等提供帮扶关爱;依托智能科学与信息工程学院,开展专业调研、科技普及、科技助农、专业拓展等专业实践活动,将专业实践与专业学习相结合、与服务社会相结合,发挥实践育人作用;依托建筑与艺术设计学院,组建美丽乡村墙绘团队,为农村公共区域墙面进行绘画、美化,提高乡村品位、提升艺术气息。
因地制宜,校地联动,搭建平台服务地方发展建设
立足学校实际,扎实推进新时代高校实践育人工作,整合各类资源建成大学生社会实践与劳动教育基地,聚焦乡村振兴需求,倡导乡村文明新风,通过丰富多彩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强化学生的参与感、体验感。各团队积极对接社会资源,打通校地合作通道,为社会实践奠定基础。通过校地联动,取得了非常好的实效。学校在吕梁、西安、咸阳、延安、渭南、宝鸡、汉中、安康、榆林、蓝田等40处实践地建立了实习实训、志愿服务、支医支教、法律普及、科技助农、社区服务、专业拓展等实践平台。有力推动社会实践基地规范化、常态化,以基地为平台,以项目为载体,助推当地经济文化发展,实现校地双赢。
同时,为积极助力乡村振兴,充分发挥校地联动实践育人的重要作用,在安康团市委、汉阴县委县政府、乡村振兴局、团县委、县妇联等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学校成立了“万象城体育,万象城(中国)公司青春聚力乡村振兴暑期三下乡汉阴专项实践团”,围绕理论宣讲、法律科普、科技兴农、乡村健康、爱心支教、产业调研等实践方向,成立了28支实践队,实践足迹遍布汉阴县的13个乡镇、28个村,服务村民近万人。发放调研问卷3000余个,开展“科普宣讲与老乡面对面”宣讲活动近100余场,发放“法律明白人-法律知识宣传手册”、“科普助农知识问答”、“普通话学习推广宣传手册”等各类宣传彩页及读本4000余份,形成具有“党建带团建”示范引领作用的微党课、微团课视频8个,极大程度上形成了“三下乡”社会实践服务地方发展建设的矩阵作用,赢得了汉阴县委县政府和当地村民的一致好评。
因时制宜,助力防疫,强化责任服务社会贡献力量
2022年度,伴随疫情防控局势的不断变化,培华青年积极开展“返家乡”社会实践,“到乡村、到社区报到”,在疫情防控工作的具体要求下,学校千余名学子在线上线下同步开展社会实践工作。为响应团中央“大学生到社区(乡村)报到”工作,学校积极动员广大学子以团队、个人实践等形式到乡村(社区)报到,百余名学生赶赴上海静安、新疆乌鲁木齐;河南商丘、信阳;陕西榆林、汉中、咸阳、宝鸡等地,参与当地疫情防控、核酸检测、信息统计、疫苗接种等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专业活动,开展疫情防控专项志愿服务工作,深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青年人的朝气和力气,构筑起抗击疫情的严密防线,彰显培华青年的青春风采。
因需制宜,知行合一,全面融入人才培养创新实践
学校充分发挥第二课堂成绩单的重要作用,把社会实践纳入人才培养体系中,将暑期社会实践变成一门大学必修课程。所有学生须在毕业前达到至少40个实践活动积分,以活动积分兑换学分。社会实践纳入学分管理使之更有抓手和活力,从而把社会实践活动与人才培养有机统一。学校还积极构建学业导师和辅导员教师共同指导的“双导师”实践团队。一大批专家教授和博士参与到社会实践项目的前期培训、业务指导,制定严格的培训大纲,并让每一位实践团成员参加实训,保证实践业务水平。
此次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成绩斐然、硕果累累,让广大培华青年更加懂得责任、学会担当,学校也将进一步明确导向、提炼成果,引领更多青年学子自觉融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伟大实践中自强不息、开拓前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青春力量!
作者:林文婷
编辑:李楚璇